- A+
大家好,这里是只说真话的格物消费。
最近,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部分品牌极低价甩货,价格比一般的窜货价更低。
行情遇冷,不少门店扛不住,但关门之后压仓的货怎么处理?只能极低价出掉,除了少数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品牌,其他品牌都是按进货价砍半甚至更低的价格来抛售的。
我们在此把这些货统称为“闭店货”,格物采访了数位知情人士,包括闭店货的一手交易人,来弄清楚闭店货到底怎么来的,是怎么在市场上流通的。
行情、选址、运营
闭店货的产生需要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门店的倒闭,即生意做不下去了。
既然闭店货屡屡出现,那肯定是大环境下门店开不下去了。
的确,4月行情遇冷,舆论环境也不好,格物在宏观上不多展开,咱们来说说微观上的问题。
首先就是选址。
自19年线上禁售以来,电子烟行业就一直依靠线下门店作为销售终端,既然是线下门店,选址就尤为重要。
选址不好的门店不仅人流量不足,在品牌方也讨不到好处。
据知情人士表示,他周围许多今年新开的电子烟门店都已倒闭关门,而这些门店选址的点位正好是他走访后放弃的,足以证明选址的重要性。
选址做好了就万事大吉了吗?不是的,门店运营就是接下来的一道坎。
销售作为行业的最前端,是电子烟直面用户的第一窗口,然而销售却是整个行业对电子烟的认识最不足的。
无论是店主,还是经销商、品牌方甚至窜货微商,都对电子烟的原理、结构乃至市场都有一定的清晰认知,而销售却对电子烟的认识严重不足,目前存在许多电子烟销售却非电子烟用户的情况,让他推荐口味只能推荐热门,说产品只能读说明书。
同时,行情遇冷,店主自己也不想在一棵树上吊死,纷纷选择外出“打工”,甚至将电子烟作为自己的副业,佛系经营。
此前格物就报道过,有店主就是自己已有主业,对门店佛系经营的情况。
大环境本就不太好,今年入场的新人小白又有两座大山横亘在前,闭店也是迟早的事了。
小众品牌亏本关店就不说了,很多新人选择了大品牌,还是亏本,或者处于不亏不赚的状态,长期以往也难以坚持下
那么问题来了,闭店货是怎么流通的呢?
货物压仓,亏本回血
格物了解到,闭店货基本处于买方市场的状态。
也就是说,因门店倒闭,货物压仓而被迫出货的店主或经销商等货物持有人的议价能力是很低的,而且品牌越小众越是如此。
而且闭店货存在一个价格区间,最起码也得低于省代价,才会有人接手。
知情人士表示,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的闭店货只需要比进价低10元这样就可以出手,而小众品牌的话,就只能血亏贱卖。
格物还联系到一位闭店的店主,他表示,进货价两万三的货想一万五出都没人要,最后含泪一万块打包处理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原因是店主急需资金回血,另一个就是库存压力了。
知情人士表示,闭店店主一般在闭店前一两个月就停止进货了,那么闭店后,库存的烟弹起码也已存放一到两个月。
大家都知道烟弹的“最佳赏味期”大致也就三个多月,如果不尽快出掉,发生漏油等质量问题的话,议价能力会进一步下降。
烟杆也没好到哪儿去,格物此前报道的《我们是否需要这么多烟杆?》中讲到目前市场上的烟杆是处于过剩的状态。
就此知情人士补充道,烟杆现在越来越难卖,就算杆子能压个一两年的,又有谁能有这个耐心不去变现呢?
今年4月到现在,倒闭的门店数不胜数,那么这么多货去向何方了?
据某店主表示,他的货出给外省的某位省代,而知情人士表示,仓库、省代、微商甚至加盟店都会接盘闭店货。
所谓的核销和跨区域查二维码都防不住闭店货的流通,直接线上交易后,使用快递的方式完成交易。
低价收货后转手即卖,就取得了价格优势,闭店货对价格体系的破坏比窜货更甚,尤其是小众品牌,不仅如此,因为闭店货的库存周期问题,烟弹出现质量问题的风险也更高。
既然存在质量风险,那么闭店货的销路在哪,售后又会怎么做呢?
售前&售后:看人下菜碟
格物了解到,不同渠道出闭店货的价格并不统一。
闭店货最后流向的仓库、省代、微商甚至加盟店,由于条件不同,转手卖出的售价也不一样,是否售后也两说。
除了加盟店这样交易场景固定在线下,对售后要求较高的终端外,无论是仓库、省代还是微商都没有严格的售后要求,用户能以低价买到产品,也知道东西来路不正,毕竟,买一盒漏一颗也是赚呀。
同样的,赚多赚少都是赚,蹭个差价也不错,微商这样的渠道只要有赚头就会把闭店货转手抛掉。
不止门店存在闭店货,做不下去的代理甚至品牌,都存在大量库存,格物也多次报道了经销商乱价甩货的事情。
据知情人士表示,某品牌清仓时,超低价烟弹且明确表示不售后,一样有人买。
库存周期不算长的闭店货,转手卖出的售价也水涨船高,售后服务也能安排上,不得不说一分钱一分货是真理。
格物认为,闭店货存在的根源就是大量倒闭的门店,其本质上仍是窜货行为。
只有从源头入手,才能解决闭店货的问题。
上文也提到了门店在选址和运营的重要性,那作为经销商的从业者会不知道吗?品牌方对店主客户给钱就给开,开了就不管的态度不扭转的话,和店主共同赚钱只会是空谈。
格物希望品牌方能多去关注相信品牌,支持品牌的店主们,只有终端做的走,行业才能长远;店主也不要灰心,待监管落地,前路明朗的时候,终会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