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烟草证”政策收紧,本土便利店优势锐减,30%销售如何填补

2022年02月18日 01:02:23
  • A+
所属分类:电子烟资讯

近期,南京颁布了一则《南京市烟草制品零售点布局管理规定(2021)》。

规定对区域内烟草证人均持证率、区域持证率、消费满足率超过饱和值的网格单元、零售点布局实行总量控制、只减不增政策,直接影响到新开零售店的烟草证申领。

这一规定不是孤例。

今年以来,各地区烟草专卖局先后出台政策,针对辖区内烟草制品零售点的合理化布局予以规定细化。

不少本土便利店开发拓展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年的烟草证更难办了。

在“一店一证”的背景下,没有烟草证的新店,加盟主大多不愿意开。

即便总部硬着头皮开了没有烟草证的直营店,相比较香烟销售占比30%以上的售烟门店,经营业绩也受到影响。

所谓烟草制品零售点合理化布局,简单来说是烟草专卖局依据现有烟草零售点数量、分布街道等指标,对新核发烟草证的门店予以限制。

同时对核发烟草证零售点的专卖档位、访烟(采购)数量、售烟种类等方面设定标准,目的是为避免区域内密集布点,恶性竞争,同时响应国家控烟号召,降低吸烟及二手烟危害。

其中本土连锁便利店作为受影响较大的群体,在开店、引流、营收等方面均有掣肘。

一方面,连锁便利店企业当前多处于加速扩张、密集开店阶段,两个品牌相距20米开店的情况不在少数。

但多地烟草合理化布局规定持证零售点最少距离不得低于50米,就使得便利店要么选择没有烟草证开店,要么避开核心商圈,另行选址,因而被迫降低开店速度、提升选址难度。

另一方面,烟草合理化布局规定只是国家控烟禁令的一个缩影,此外各地区还有香烟年度定量销售、降低烟草证初始档位等规定限制香烟整体供应量。

这对于依赖烟草提高销售、引流到店的本土便利店来说,即意味着优势逐步减弱。

虽然相关部门近年来持续实施控烟行动,但此次反映到市场经营层面的政策导向,可以说是最严格的一次,具有辐射范围大、管控力度强、过渡空间小等特点。

用一位便利店高管的话来说,“规定就是规定,没有什么应对办法。

广东、福建、上海、内蒙古、湖北、江西等多地便利店企业在接受《第三只眼看零售》采访时也表示,烟草证政策收紧,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信号灯亮起。

便利店企业应该把握趋势导向,降低烟草依赖程度,寻找替代品类。

宏观政策导向

零售点距离、面积、商圈均受限

国家层面对烟草销售、购买的政策导向正在逐步收紧,其影响也涉及烟草公司、烟草零售点、烟民消费者等多个层面。

连锁便利店作为烟草销售的重要零售点,需要对此提高重视,早做打算。

其中明确提出控烟行动的意见导向有国务院于2019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意见表示要实施控烟行动,推动个人和家庭充分了解吸烟和二手烟暴露的严重危害,鼓励领导干部、医务人员和教师发挥控烟引领作用,把各级党政机关建设成无烟机关。

同时研究利用税收、价格调节等综合手段,提高控烟成效。

完善卷烟包装烟草危害警示内容和形式。

到2022年和2030年,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分别达到30%及以上和80%及以上。

可以看出,同时从销售和购买两端着手,是控烟行动的发力点。

例如随后各地出台的室内工作场所、室内公共场所以及公共交通工具禁烟等条例就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者吸烟。

而今年出台的烟草零售点合理化布局政策就相当于从卖方着手。

《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这一政策主要是由各地区烟草专卖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等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推出。

对便利店经营者影响最大的变动,是在新核发烟草证点位方面。

烟草专卖局主要有距离、面积、商圈等方面限制,提高了便利店选址难度。

比如说内蒙古呼和浩特、安徽宿州、福建泉州当地规定,新烟草点位之间距离不得低于50米,或满足经营面积大于200平方米;福州规定街道同面烟草点距离不得低于30米,另外广州、武汉、贵阳等地也有相关距离规定。

而且,安徽一位便利店负责人表示,“政策是持续推进的。

以前虽然有限制,但还有一些转圜空间,比如门店有残疾人证即不受烟草证合理化布局限制。

但现在就不行了。

同时,一些地区还对核发烟草证的点位商圈予以限制,要求周边直线距离100米范围内不得有幼儿园、中小学等单位。

“幼儿园大多是在社区周边,不让在幼儿园开,意味着社区周边就会受限,而且数量很多。

对我们来说影响很大。

而且,以前还会去实地测量距离,现在是在地图上按比例尺测算,实际上限制距离更短了。

”一位便利店烟草业务负责人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另外,一些此前地方相关部门为扶持连锁便利店企业发展给出的优惠政策,也随着烟草合理化布局规定而取消。

比如说某大型连锁便利店品牌加盟店此前办烟草证,只要有品牌授权公章就能领证,现在也有满足距离、面积等要求。

而针对满足烟草证申领条件的门店,其烟草证档位也会有严格限制,进而影响便利店可销售香烟的种类、数量、价格。

据了解,目前烟草证档位一般有30档,7档以上可进行批发业务。

根据不同地区情况,烟草专卖局会给出差异化初始档位。

例如城镇地区档位高于村镇地区等。

通常情况下,门店烟草证档位越高,访烟量越多、品种越全。

但调整之后,不少便利店企业办理的新烟草证档位即有所下调。

例如内蒙古一位便利店高管表示,“之前办证都是十档以上,现在是7档、8档。

”而厦门一位便利店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现在是根据门店周边烟草证的平均档位给你划定初始档位,而不是看你作为连锁企业以前的访烟量有多大。

那我们跟周边的夫妻老婆店、个体化在香烟销售上就没有什么竞争力。

这样一来,便利店可销售香烟的数量、种类即受到限制,类似于中华烟等高档香烟、本地畅销烟等动销率高的单品便很难拿到。

但高档烟、畅销烟又是便利店引流到店、提升销售的重要品类。

例如安达便利表示其香烟销售在25%以上,壹度便利、见福便利等企业门店香烟销售占比均在30%以上。

“高档烟很好卖,一采购回来就有人收。

比如说你425元/条进的,600元/条就有一次性卖掉了,都不用拿到店里卖。

”一位便利店加盟主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烟草贡献力趋弱

本土便利店另寻出路

虽然各地烟草专卖局颁布的烟草零售点合理化布局等政策,主要是针对增量点位。

但从一系列政策导向可以看出,烟草对于便利店的贡献力趋于减弱。

虽然控烟禁令的落地效果不会一蹴而就,但便利店企业仍需另寻出路。

业界有一个共识,外资便利店与本土便利店品牌之间的一大竞争差异点,就是本土品牌可以销售香烟。

这使得不少本土品牌借此提升其来客数及关联销售,而外资便利店则需要依靠鲜食等品类提高顾客到店率。

在烟草政策缩紧之前,上述优势一方面给了本土品牌崛起的空间,帮助他们在粗放式经营阶段能够依靠烟草销售规模在当地获取利好。

另一方面,当部分本土品牌开始进行提升标准化运营能力时,烟草销售贡献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它们在摸索鲜食等品类时面临的业绩压力。

但现在这一优势正在逐步减弱。

万嘉便利相关负责人即向《第三只眼看零售》表示,”我们需要转型,强化鲜食等品类。

现在还算有时间,等到烟草政策彻底收紧就来不及了。

除了未雨绸缪,烟草政策收紧对当下的便利店竞争环境实际上也有影响。

比如说在福建泉州等地,烟草专卖局响应号召,也在筹划提升非烟业务占比。

为此,泉州烟草公司试点开设了数十家自有零售店,在烟草零售之外搭售酒水饮料等快消品类。

这对于一些标准化程度不高、商品差异化不强的便利店企业来说即影响较大。

虽然有便利店高管认为,”烟草公司看不上赚便利店这点小钱,之前开了50多家,现在只剩30多家了,不会大规模开店的。

”但当地一位便利店创始人向《第三只眼看零售》分析称。

“烟草公司自己开的店,烟草证档位一般是比较高的,种类也比较全,会分走一部分生意。

同时,烟草证核发收紧,也直接限制了便利店品牌新店拓展。

首先加盟主会对总部提出要求,希望在能够申领烟草证的点位开店,导致选址难度增大。

其次,此前已经开出的夫妻老婆店由于经营年限久,烟草证档位较高,对新开门店也会产生一定压力。

可见,烟草禁令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便利店企业需要加快转型速度,将门店对香烟销售的依赖转移到其他品类上来。

其中,共识度较高的增量品类在于鲜食。

这也是不少便利店品牌的发力方向,他们或是通过自建鲜食工厂提升差异化竞争力,或是与第三方平台合作以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方式切入鲜食运营。

而一些创新意愿度更高的便利店品牌,也选择了叠加酒吧、水果、茶饮等业态来吸引年轻客群。

《第三只眼看零售》认为,本土便利店依靠香烟销售拉动客流、提升销售的阶段正在过去。

表面上看,这是国家宏观导向下,对便利店经营业绩短期带来的不利影响。

但长期来看,这也是本土便利店品牌脱离资源优势,提升标准化运营能力和商品力的重要分界线。

就像全家、7-Eleven在国内无法销售香烟,依然能使单店日销达到万元以上一样,没有香烟销售仍然能够立足的本土便利店企业,才是未来格局中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品牌。

weinxin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