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烟卷啊,今天咱们也聊聊电子烟,面对近两年来的电子烟乱象,国家局终于出手了。
是啊,最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发布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通告,明令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
电子烟一直以来野蛮生长,无人监管,处在“无产品标准、无质量监管、无安全评估”三无状态。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电子烟产量达12.05亿支,2017年约为16亿支,预计2018年电子烟产量有望突破22亿支。
目前电子烟的大部分消费人群为青少年。
澎湃新闻网发布的文章《魅惑电子烟:对未成年人不设防》里面报道,电子烟缺少监管,不少青少年成了电子烟的消费者,一些尚未成年的高中生也被引“入坑”,他们说“觉得酷,好玩”。
多家电商平台上,有商家售卖电子烟,对未成年人不设防,甚至误导未成年人消费。
近年来,部分学校附近的文具店向小学生出售“电子烟”,很多学生下了课就会聚在一起吞云吐雾,不仅影响了学习,而且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所谓“电子烟”,又名电子香烟,主要是通过口吸装有电池的雾化器而产生烟的效果,有的用于戒烟或替代香烟之用,它有着与香烟一样的外观,也像香烟一样能吸出烟、吸出味道和感觉来,甚至比一般香烟的口味要多出很多,如有的电子烟能吸出水果味。
由于“电子烟”一直缺乏有系统的临床实验数据支持,一些国家认定电子烟非法,甚至在西方的一些国家还规定,公共场合禁止吸“电子烟”。
而目前这些文具店向小学生出售的“电子烟”,除印有英文字母外,诸如生产厂家、产地、产品成分等都未有,均系“三无”产品。
因为是水果味,所以吸引了众多孩子去购买。
专家表示,少年儿童的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型,吸入这种不明成分的雾化物会对孩子的肺部功能产生影响;一些电子烟也含有一定量的尼古丁,一旦学生群体吸食,很容易产生心瘾,从而转变成为真正的烟民。
这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的通告里,明确指出未成年人吸食电子烟存在重大健康安全风险。
《通告》指出,目前我国还没有正式颁布电子烟的国家标准,市场上在售的各类电子烟产品,在原材料选择、添加剂使用、工艺设计、质量控制等方面随意性较强,电子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品可能存在烟油泄露、劣质电池、不安全成分添加等质量安全隐患。
此外,大部分电子烟的核心消费成分是经提纯的烟碱即尼古丁,尼古丁属于剧毒化学品,未成年人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型,吸入此类雾化物会对肺部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使用不当还可能导致烟碱中毒等多种安全风险。
说到电子烟,最近抽电子烟还出了一件大新闻。
据民航局官网消息,2018年7月10日,国航B737/5851号机,执行CA106香港-大连航班,机组在广州管制区域,误把空调组件关闭,导致座舱高度警告,机组按应急释压程序处理,释放客舱氧气面罩。
在下降到3000米高度后,机组发现问题,重新接通空调组件,增压恢复正常,继续飞往大连安全落地。
在7月13日民航局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巡视员乔以滨表示,表示,目前初步调查系副驾驶吸电子烟,为防止烟味扩散到客舱,副驾驶在没有通知机长的情况下,准备关闭客舱再循环风扇,但却误关了相邻的空调组件开关,导致客舱引气不足,增压告警。
目前详细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核实中。
局方将根据调查结论,依法依规严厉查处。
这个抽电子烟的副驾驶员后来怎么处罚的?
处理还是严重的。
中国民航局此后作出处罚:除决定对国航作出限期整改、罚款等之外,还决定吊销机长航线运输、商用执照,不再受理;吊销副驾驶(在座)商用执照,不再受理;吊销副驾驶(观察员)商用执照6个月,停飞24个月;吊销签派员执照24个月。
电子烟最喜欢的宣传,一方面是“无害”,另一方面是以“戒烟”的名义。
“戒烟”也是电子烟的一个“名片”。
一名烟民直截了当地告诉的澎湃新闻,选购电子烟的目的就是为了戒烟,“卷烟不抽了,这个(电子烟)味道还可以”。
然而,首都医科大学的崔小波教授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电子烟并非不含尼古丁,只要对尼古丁的依赖不切断,成瘾问题就很难解决,如果单纯依靠电子烟来帮助戒烟,成功的概率并不大。
“电子烟被称为新型烟草,是在吸烟者不改变吸烟行为的情况下,满足尼古丁代谢的一种给药方法。
”崔小波还透露,研究发现,吸电子烟的年轻人,迟早会走上吸卷烟的道路。
当前市面上销售的电子烟“三件套”为烟杆、雾化器、烟油。
雾化器控制烟雾的大小,但最影响电子烟吸食体验的,就是烟油。
烟油决定了电子烟的味道。
澎湃新闻走访获悉,目前国内不少年轻人热衷购买日本、美国等地的“进口烟油”,价格不菲。
北京市控制吸烟协会会长张建枢接受澎湃新闻采访表示,烟油是烟草经过提取,然后将尼古丁,丙二醇,甘油,香料混合成的有机物,它实际上跟烟草的危害一样。
电子烟中的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成分虽然减少了,但是尼古丁也照样是有害的,呼出来的气体,与二手烟同等危害。
所以现在很多地方走私进口烟油,去年8月8日,拱北海关在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缉私局统一协调下,查获了全国最大一起电子烟油走私系列案,初步查证该案涉案走私货物约600吨,案值约3亿元人民币。
据媒体报道,8月8日凌晨6时,拱北海关周斌关长在该关缉私局指挥中心坐镇,一声令下,预先到达深圳、广州、北京、杭州、大连、东莞、珠海、中山等市指定地点的52个行动小组、323名海关缉私警察立即展开查缉行动,一举打掉走私团伙4个,现场查扣涉嫌走私进境的电子烟油18.7万余瓶,冻结银行资金2000余万元,主要目标人物悉数落网。
经甄别后,海关缉私警察对其中20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防止未成年人吸食电子烟上瘾,还是要切断销售电子烟的渠道。
在缺少制售标准的前提下,未成年人无需出示身份信息,就可以在实体店和电商平台买到电子烟,对售卖平台看不到任何资质和审批上的要求。
媒体报道还提到,供电子烟吸食者聚集交流的各种“吧”,也成为热门生意,为未成年人提供了隐蔽的场所。
因为行业标准缺失,电子烟的广告宣传,也经常游离在《广告法》之外。
很多商家在宣传时打出的旗号,都是“无毒”“无害”“辅助戒烟”,这种缺少科学支撑的说法,虽然与很多研究结论相违背,却仍然得以大肆传播,误导了消费者,尤其是未成年人。
有媒体记者也报道过,现在开一个经营电子烟的店门槛也很低。
澎湃新闻记者从部分店主处了解到,开一家电子烟实体店不是难事。
和开普通公司一样,走完工商的流程,经营的产品范围写的也是“科技产品”或者“电子产品”等,总之和“烟草产品”完全不沾边。
《通告》明令禁止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
《通告》指出,2006年我国签署加入的由世界卫生组织批准发布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规定:“禁止生产和销售对未成年人具有吸引力的烟草制品形状的糖果、点心、玩具或任何其他实物”;《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电子烟作为卷烟等传统烟草制品的补充,其自身存在较大的安全和健康风险。
为加强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
建议电商平台对含有“学生”“未成年人”等字样的电子烟产品下架,对相关店铺(销售者)进行扣分或关店处理;加强对上架电子烟产品名称的审核把关,采取有效措施屏蔽关联关键词,不向未成年人展示电子烟产品。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和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对电子烟产品的市场监管力度,结合学校周边综合治理等专项行动督促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并对生产销售“三无”电子烟等各类违法行为依法及时查处。
一直以来,围绕电子烟行业的监控真空,是它向青少年蔓延的直接原因。
从近两年的行业增长趋势来看,电子烟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已经不容小视。
至少对于售卖平台,尤其是对向未成年人售烟的行为,监管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对误导消费者的虚假宣传,也该有明确的处罚。
不过,国内也有一些城市正在积极采取管控电子烟的行动。
据钱江晚报报道,2018年4月27日,杭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了《关于修改〈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的决定(草案)》,其中第二十六条明确将吸入、呼出有害电子烟雾气纳入“吸烟”行为。
这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发布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通告可以说是是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对电子烟的一次“亮剑”,我相信,今后关于电子烟的相关管理规定将会陆续出台,再也不能让电子烟野蛮生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