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去年12月,凤凰网科技在微博上做过一次调查,请吸烟者回答:你是否认为电子烟比传统卷烟对人体危害小?结果回答“是”的人不到一半。
2019年的央视315晚会指出,电子烟捆绑“健康”、“炫酷”等概念,和“街头”、“潮流”、“亚文化”、“蒸汽朋克”等标签联系在一起,导致一部分消费者误以为电子烟是具有戒烟效果的健康产品。
当时,央视记者购买了8种电子烟烟液,送到专业检测实验室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不少烟液中的存在标注不规范的现象。
此外,还有不少烟液的实际尼古丁浓度远大于其标注浓度。
央视报道指出:青少年吸食电子烟,将来都会成为烟草的吸食者。
吸食电子烟的人要比不吸食电子烟的人吸食烟草的几率大两倍。
2019央视3.15晚会当晚,电子烟被各大电商平台全面下架。
用关键字“电子烟”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搜索,能查询到的结果就是“非常抱歉,没有找到相关宝贝”。
不过有电子烟淘宝店主表示,当晚封禁并未对销量造成实际影响。
315晚会的点名并未让电子烟行业“凉凉”,电子烟企业的生意反而更加“红火”。
2019年4月,在深圳再开的电子烟展会说明了一切。
那次展会刷新了IECIE电子烟展自身有史以来参展商数量的记录,有超过1500+品牌商填满了400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
2019年的京东6.18,根据FLOW福禄公布的销售数据显示,FLOW福禄电子烟销售额对比日均增长超3500%、活动线上曝光人次超45,000,000。
京东发布的榜单显示,6.18前三名分别为:IQOSIQOS、福禄FLOW、魔笛MOTI。
想要在众多电子烟品牌中杀出个血路,就要玩的野,高调博眼球。
2019年8月27日,艺人陈冠希宣布成为小野电子烟的特邀创意官,电子烟再次登上微博话题。
网售禁令出台电子烟急刹车
315晚会的曝光是“拉警报”,电子烟行业的真正“急刹车”发生在2019年11月1日。
当天,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要求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敦促电商平台关闭电子烟店铺并将电子烟产品下架。
IQOSIQOS、福禄FLOW、小野等电子烟品牌反映迅速,立即表示支持通告并坚决执行电子烟网上禁售决定,且在自家官方商城设置了“未成年人禁止访问本网站”的弹窗提示。
然而,电子烟企业的“小聪明”被人民日报火速打脸。
2019年11月3日,人民日报发文表示,截至当前,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平台,仍有电子烟产品出售,多家电商平台辩称暂未收到电子烟下架具体通知。
另外,未成年人购买电子烟无需提供证件信息。
只需“已满18岁”选项,就能直接进入购买页面。
甚至到了2019年11月7日,凤凰网科技当时仍可以在淘宝、闲鱼、转转等交易平台发现可以在售的电子烟产品。
2019年11月3日截图
虽然这些平台对诸如“电子烟”、“IQOS”关键词进行了屏蔽,但是如果将搜索关键词设置为“小野”、“雪加”、“福禄”、“罗永浩”、“灵犀”、“电子雾化”等,都可以搜索到相对应的电子烟产品,并且仍然处于可购买状态。
凤凰网科技2019年11月7日截图
不过,现在搜索“灵犀”、“福禄”这样的品牌关键词已经不会再出现电子烟产品。
可是模糊搜索“电子式烟器”、“电子式烟器草莓味”还是会出现“可吸入式能量雾化棒”、“戒烟贴”、“尼古丁电子式戒烟器”这样的产品。
这类产品的介绍中提到“无尼古丁,适合不抽烟和抽烟少的朋友。
烟瘾大的朋友可以资讯客服,推荐更合适,更实惠的产品哦。
”
凤凰网科技向其中一家淘宝店客服咨询:“更实惠合适的产品指的是什么?”,客服发来了9张福禄FLOW电子烟的产品介绍图,并补充说明:“戒烟推荐应这个,口感和质感都不错,更解烟瘾,也实惠一些靠谱的。
120元5只包邮。
”当问到该产品是否含有尼古丁时,淘宝客服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也就是说,电子烟产品并未真的从电商平台消失,它不过用一种更隐蔽的方式在滋长。
电子烟掀起的美国恐慌
电子烟分为“真烟”和“假烟”。
“真烟”的代表品牌是日本的IQOS,这类产品本质上使用了烟丝作为消耗品,是含有烟草成分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的烟弹,受到《烟草专卖法》等法律法规监管,未经批准无法在国内进行销售。
央视315曝光的则是“假烟”。
“假烟”不含烟丝,利用技术手段做出的烟弹会产生烟雾,让人有抽烟的“击喉感”,并且通过加热合成尼古丁盐来让使用者摄取尼古丁产生“吸烟的满足感”。
IQOSIQOS、福禄FLOW、小野等,你在国内合法渠道可以买到的电子烟基本是“假烟”。
2019年,美国爆发了一次“电子烟恐慌”。
一些非法商家在“假烟”里添加廉价的维生素E醋酸酯替代THC大麻油,大分子物质维生素E醋酸酯难以被吸收,留在了使用者肺部,结果就是使用者的肺“被堵住了。
截止2019年12月,美国因吸电子烟引起肺部疾病导致死亡的人数已达52人,超过2400人因此致病。
这直接催生了美国电子烟禁令新政的出台,美国当地时间2020年2月5日23点59分以后,烟草和薄荷醇以外的换弹电子烟将正式撤出市场。
电子烟不仅吸引了美国的注意。
2020年2月28日,菲律宾政府最新公布的一项禁烟规定,将全面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电子烟,并将进一步加强对制造和销售电子烟的监管。
英国官方给电子烟的“背书”经常被很多电子烟商家拿来做宣传。
2018年2月6日,英国公共卫生部发布了一份关于电子烟的调查报告,认为电子烟比普通香烟少了95%的危害性,鼓励吸烟者改抽电子烟。
但有一点值得注意,该调查的数据来自问卷调查、而非临床研究/试验。
也就是说,这份报告的研究研究人员是以提问的形式,得到研究对象主观的回答。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研究员肖琳指出,目前还没有充分科学证据说明电子烟可以帮助戒烟,世界卫生组织也不建议将电子烟作为辅助戒烟工具。
资本“宠儿”雪加线下“小天才”IQOS
2020年3月13日,科技媒体TechNode指出雪加snowplus在一份声明中称自己已经从许多全球投资者那里筹集了1.25亿美元的资金。
此前,雪加Snowplus的A轮融资金额超过了4000万美元,是2019年上半年电子烟行业最大规模的一笔融资。
三个月后才被和玉资本领投魔笛MOTI的5000万美元超过。
不过一名Snowplus的前员工透露给TechNode,由于各种问题,雪加Snowplus从11月开始解雇了50%的员工。
这位知情人士说,该公司已经陷入困境,新冠病毒疫情的爆发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IQOS抢在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之前,落子了线下渠道的第一步棋。
2020年1月13日,IQOS全球首家旗舰店在上海正式营业。
电子烟网售禁令阻断线上渠道,谁能跑在线下渠道的前面就显得尤为关键。
IQOS规划未来3年投入6亿开1万家专卖店。
除此之外,IQOS也是为数不多的宣传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推出了防护未成年人的“向阳花系统”。
重金砸向线下渠道,又如此爱惜自己的羽毛,IQOS的野心可见一斑。
但是电子烟赛道尚不明朗,IQOS以后究竟能发展成怎样还是个未知数。
福禄欠薪!小野转型?
有段子称,罗永浩是个可以影响大环境的男人。
巧合的是,2020年伊始,和罗永浩有关的两家电子烟企业都遇到些争议。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福禄FLOW发布在家办公通知。
福禄FLOW员工爆料称已经被欠薪俩月,要求朱萧木在内的福禄高层对工资、报销、垫付费用等做出解释和答复。
朱萧木在回复中称,因为各种情况导致公司资金链非常紧张。
管理层从2019年11月起一直没有发工资,原计划在年后开展很多计划,如清理库存甩货回款、借款融资,但都因疫情原因只能搁置暂缓,这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发放工资的原因。
福禄FLOW的CEO朱萧木是前锤子科技1号员工,和罗永浩关系甚好,罗永浩曾为福禄FLOW站台。
小野则是罗永浩一手创办的电子烟企业。
与此同时,3月1日小野官方微博开始宣传自家的新品卫衣与帆布鞋,罗永浩转发广告。
电子烟到卫衣帆布鞋的跨度让人产生无尽遐想,是不是电子烟不行了,开始转型周边用品。
电子烟行业将面临哪些问题?
大环境来看,电子烟网售禁令会规范电子烟行业售卖行为。
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使用电子烟的人数大约在1000万,获得电子烟的途径主要通过互联网,比例占到45.4%。
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电子烟网售禁令促进电子烟厂商发展线下渠道。
发展线下渠道会涉及到更多的人力和资本投入,不严格管理就有可能导致更多扰乱行业秩序的事情发生。
曾报道,某电子烟品牌省代理在明知对接代理只有16岁属于未成年人的情况下,仍然和对方签订了一份电子烟市级销售代理合同,将数万电子烟产品销售给这位16岁的代理再进行分销。
从市场行情看,根据P&S Market的预测,2023年全球电子烟市场有望达到48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将超过25%。
我国的电子烟民渗透率不到1%,美国的电子烟烟民比例已经超过13%。
巨大的利益驱动,也会令一些人见利智昏,盲目入场电子烟。
天眼查数据显示,2016、2017、2018年我国电子烟新注册企业数均超过1000家,2019年甚至超过2000家。
资本方面,IDG、同创伟业、真格基金等创投机构先后进入电子烟领域,投资了包括IQOSIQOS、福禄FLOW、小野、美国JUUL Labs、新锐JUUL、MOTI魔笛等电子烟企业。
格隆汇统计,仅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就有35家电子烟品牌获得融资,总融资金额超过10亿元。
电子烟的创业门槛和技术门槛都不高,生产器具和组装也大多采用代工生产的模式。
因此,拿到入场券的企业不一定玩的转市场。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消费国,拥有超过3亿烟民,每年因吸烟相关疾病所致的死亡人数超过100万。
正如央视315晚会指出的那样,香烟已经让我们付出惨痛的健康代价,对电子烟的危害一定要用科学、正确的态度来认识,不要为了一时赶时髦而掉入到另外一个消费误区。
健康问题会一直围绕电子烟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