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美国曾经是蒸汽烟最大的贸易、消费市场,曾经一度占据了超过全球50%的份额,而在美国市场上,最风光的品牌莫过于JUUL,自从JUUL问世后,蒸汽烟就开始变得很魔幻了。
被奥驰亚斥资收购了35%的股份后,JUUL的身价就瞬间飙升到了380亿美元,一度超越了马斯克名下的SpaceX。
Juul的管理层商议决定以特别股息的形式向旗下1500名员工发放价值30亿美元的年终奖,人均可拿130万美元,约合900万人民币!
(同样都是卖蒸汽烟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JUUL的崛起,也反映出了小烟这种“新型”的蒸汽烟产品第一次真正地把蒸汽烟与正确的消费群体联系在了一起,尽管在最初,很多人并不看好这种类似于早期“仿真烟”重新包装后换汤不换药的骚操作,但在尼古丁盐技术的助攻下,这种简单易用、小巧便携的产品逐渐地风靡了起来。
就连国际巨型烟草集团菲莫国际也不得不承认新型烟草的战略意义,以至于计划在未来的五年内用新型烟草逐步取代传统卷烟业务。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亘古不变的道理
由于蒸汽烟不含焦油和一氧化碳又拥有着传统烟草所没有的丰富口味,所以在新一代烟民中拥有着相当高的占有率,以至于很多人的第一次“吸烟尝试”并不再是传统卷烟而被蒸汽烟所取代。
以前没得选,一旦有了更好的选择之后,答案似乎就显而易见了。
正是由于蒸汽烟比传统烟草拥有着更多的优势,尤其是在体验方面的众多优点,也吸引了很多未(熊)成(孩)年(子)人,于是美国开始针对蒸汽烟的口味进行限制,试图以此来遏止未成年人经由蒸汽烟而染上烟瘾。
虽然口味禁令遭到了专家、科研机构、蒸汽烟从业者、以及用户等多方的反对,但FDA最终还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始逐步施行,甚至连美国总统川普也为禁令发推站台。
目前,美国关于蒸汽烟口味禁令的具体措施如下
在全美范围内,FDA禁止“烟弹”含有除了薄荷、烟草以外的所有口味。
在蒸汽烟店销售的,基于“储油”结构,以成年人为目标用户的大型蒸汽烟设备不受该禁令限制。
关于口味禁令的附加解释:
自联邦公告发布口味禁令之日(1月3日)起的30天内,FDA将计划优先对没有获得上市申请授权的电子尼古丁传输系统“ENDS”(Electronic Nicotine Delivery System)进行执法,集中整治下列产品:
● 所有基于“烟弹”形式的调味产品(薄荷、烟草口味的ENDS产品除外);
● 所有制造商未采取适当的防止未成年人接触措施(或采取措施失败)的其它类型ENDS产品;
● 任何针对未成年人的ENDS产品或者有促进未成年人使用可能的ENDS产品。
与以往的限制措施不同的是,本次FDA的口味禁令表面上看存在着很多漏洞,以至于遭到了双方面的共同反对。
反蒸汽烟一方认禁令只限制了预注油烟弹产品,而将其它类型的蒸汽烟产品和烟油都刨除在外,这样只会导致未成年人更换产品类型而无法起到根本的作用。
蒸汽烟行业方面则认为禁止口味、禁止香精并非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该口味禁令只考虑了未成年人,却忽略了成年用户的正当需求。
无论禁令对哪一方有利或者不利,可以肯定的是,对于JUUL来说肯定是非常不利的,甚至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早在去年10月份,美国总统川普最初宣布口味禁令之时,Juul Labs就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主动停止了在线销售旗下所有调味烟弹。
一个月后,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公布了一项研究数据——青少年更喜欢薄荷(Mint)口味,Juul Labs决定将销量最大的薄荷口味烟弹同样做下架停售,只保留薄荷醇口味及3种烟草口味。
从最初的380亿美元和30亿美元年终奖,到宣布裁员650人削减10亿美元成本;
从奥驰亚减持45亿美元股份,到十亿美元重组计划;
从暂缓南韩及新西兰新市场扩张,再到前几天的举债筹集7亿美元用以维持经营,JUUL完整地展示出了蒸汽烟企业所普遍面临的“过山车式”发展轨迹。
难道曾经的“行业一哥”JUUL真的要倒下了吗?
不见得!
至少,国外的分析师们对于JUUL还是抱有着很高的期望。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的分析师卡勒姆•埃利奥特(Callum Elliott)上个月曾预测,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禁令将使JUUL受益匪浅。
卡勒姆•埃利奥特分析,由于JUUL的竞争对手们,如Njoy和BAT "s Vuse,在JUUL主动停止销售旗下的水果口味烟弹后,仍然继续销售水果口味烟弹,所以在数据模型上看,自然会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趋势。
Vuse Alto等品牌的极速增长,从根本上来看是由于JUUL在薄荷等口味烟弹停售后所形成的空缺被JUUL的竞争对手所填补,同时也给JUUL在烟弹市场中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一旦禁令正是实施后,大家回到同一个起跑线,受到同样的政策制约,JUUL凭借着自身所积累的优势,一定会再次兴旺。
其实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蒸汽烟还是其它产品,都要符合一定的市场规律。
JUUL的经历与国内的蒸汽烟非常相似,在政策面前都做了一次“过山车”。
应对措施也出奇的一致,在我国宣布整顿蒸汽烟市场,禁止互联网宣传、销售电子烟后,一众品牌纷纷在第一时间表态站队,表示配合相关部门的措施。
尤其是头部品牌的应对措施,堪称JUUL的国内翻版。
再通过分析师的意见来看,市场数据变化与美国也非常相似,多个品牌纷纷崛起,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但区别在于我国的“正式禁令”始终还未落地,一旦正式出台,也许会像JUUL一样,结束“冬眠”,再次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