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10月1日起,深圳最新“控烟令”正式开始实施。
新修订版的《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中,通过明确吸烟的概念——指使用电子烟、持有点燃或者加热不燃烧的其他烟草制品,将使用电子烟纳入了吸烟的范畴。
记者在一家网络购物平台上输入“电子烟”,发现月销上千笔的店铺达150余家,其中销量排名第一的店铺月销14万笔,一个月的最低销售额为1386万元。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和味道。
它是通过雾化等手段,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气后让用户吸入。
在电商平台,电子烟被包装成“戒烟神器”“健康减害”“时尚酷炫”的爆款,尤受部分青少年的追捧。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2019年全球烟草流行报告》指出,“毫无疑问,电子烟有害,应当加以管理”。
世卫组织非传染性疾病预防部门强调,“进行监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阻止向非吸烟者和青少年推销电子烟。
”
哈佛大学公布的最新研究报告,在分析美国主流的75款电子烟后发现,近1/4的样本含有与大肠杆菌和衣原体相关的细菌毒素,近80%存在真菌毒素。
今年央视“3·15”晚会发出消费预警:电子烟危害人体健康。
去年,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烟草专卖局曾发布通告,其中提到国内还没有电子烟行业标准,并且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
走笔至此,不能不援引一句曾经的流行语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两部门下达的禁令至今犹如纸上谈兵,几无下文。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有的商家在微信公众号里,将电子烟与考试、恋爱等年轻人认为“实在”的话题扯到一起;在一些地方,电子烟销售实体店甚至开到了中小学校附近,也没有相关部门牵头去“禁止”——至少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是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而电商平台上那些看起来很“酷”的电子烟虚假宣传,似乎也没有丝毫收敛的意思。
今年7月22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
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谈到了电子烟的危害,特别指出电子烟容易通过时尚的方式诱导青少年吸烟,对其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此,国家卫健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电子烟监管的研究,计划通过立法的方式,对电子烟进行监管。
现在,深圳最新“控烟令”正式开始实施。
这方面地方性法规的落地,固然令人称道,但其监管范围毕竟相对有限。
所以,加快国家层面的立法步伐迫在眉睫。
对电子烟的监管亟待工信部、卫健委、食药监管等部门联合出台相应措施,方可终结当下资本与厂家联姻,电子烟野蛮生长,电商平台疯狂造势、制造噱头的乱象。
如何保障公共利益与公众健康?唯有找到电子烟产业和二者之间的平衡点,才能打破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尴尬局面,防止青少年遭到电子烟的精准围猎。
本报评论员肖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