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Yen]哔!你今天吞云吐雾了吗?–Innokin Z-BiiP Kit

2022年09月09日 02:09:03
  • A+
所属分类:电子烟资讯
大家好,我是 Spoly@Vape 的 TWYen, 时序又进入到 Innokin 的篇章啦,近期该厂又推出了数款概念颇有趣的设备,打头阵的是其中最特别的 Z-BiiP Kit

和 ARES MTL RTA 相同,它也是与 Phil Busardo 及 Dimitris Agrafiotis 共同合作的作品,一体化的它看来定位是专司盐油的 POD, 这么想的你就太猜不透他们了。

它采用的理念更近似成品雾化器,仅是更改为弹仓与成品芯的组合,透过简单置换内里的成品芯,它可用于 69mg 或 13NS 的油品,亦能兼容 30NS+ 以上的 POD 专用烟液。

同时以弹仓取代成品雾化器的另一个好处是再购置新的弹仓成本较低,可惜 Innokin 目前尚未单独贩售额外的空弹仓。

由于该成品芯与 Zenith 系列与最新的 Zlide Tank 通用,较大的芯子体积可供内部线圈有更完善的空间配置,绝好的雾化效果自不是小型的 POD 能比拟。

Z-BiiP 的注油孔设置于顶端,并在旋转上盖后露出,注油孔外并以仅有一线缝隙的软垫做阻隔,除携出时更不易受晃动而漏油,弹仓内部的两侧并有斜坡确保烟液可集中于芯子的导油孔,同时成品芯外侧有可供调整吸阻的钢环。

95*44mm 的它在面宽与高度还算一般,不过厚度却达到不一般的 33mm, 相对却提供了 1500mAh 的海量电力。

输出方面也稍加的拉高上限,111416W 的三种模式与现有共四种的芯子提供了多样的组合,自稍冷到温暖的烟气、低浓度至高浓度,各式类型的油品都能找出适当的设定。

有趣的是它加入了声音的提醒,侦测到弹仓、电量在各区间时,Z-BiiP 都会如同其名的对应不同意义发出不同次数的哔哔声。

但老实说,想听它开金口不太容易,我在仅用单一台 Z-BiiP 与另一款下次的主角进行弹仓耐久测试的第三天左右才听到它发出电量降至 50% 的两声哔哔。

Z-BiiP 可使用钢片(Plex3D 0.48Ω, Plexus 0.5Ω)和线圈(0.8\1.6Ω)此两种不同定位的四种成品芯,耐用度与烟量部份以 Plex 表现较优,线圈式的则是能细腻的体验各式出力与温度下的表现。

Plexus 和线圈式的芯子在去年 13 月的CoolFire Kit 一文中有较深入的测试,依使用至今的经验,以盐油而言,其耐久度多在 15~30ml。

(延伸阅读:精巧的冷焰,更不只是小烟–Innokin CoolFire Kit)那 Plexus 和本次的 Plex3D 有明显的差别吗?我个人觉得若以 Z-BiiP 而言,解析上都是偏烟量与味道兼具的均衡向,但差别较大处为耐用度,Plex3D 可稍微再多个 3~4ml 左右。

Z-BiiP 是我很喜欢的概念,亦是先前我和友人聊天时有提过的一个趋势,迎向更自由的成品芯结构、可调整的吸阻以及有更高的输出与电量做为后盾,它让使用者得以跳脱大多 POD 带来的限制。

单一 POD 提供的可能性即便有多段输出,亦或是加入现在较为普及一点的可调式吸阻,仍受成品芯的限制,更别提这个时间点下的 POD 多半仅有单一或两种的成品芯可选。

或许会有老司机跳出来说那就改用小盒子搭配成品雾化器,是的,这是解决方法之一,同时 Innokin 亦早在 CoolFire+Zenith Kit 就提出这个解答,但就我认识的玩家内,坚守一键搞定此类 POD 简约作风的大有人在,如今的 Z-BiiP 或许就是个很好的缓冲。

小烟?大烟?我一直觉得这样称呼太过笼统,Z-BiiP 更是打破了这个樊篱,推荐给厌倦总是只有单一设定的 POD 的玩家,相信 Z-BiiP 会带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依然 Innokin 风格的抽拉式加天地盖外盒,内容物为 Z-BiiP 本体、空油瓶、除已装好的 0.48Ω Plex3D 外,额外还有一颗 1.6Ω线圈成品芯、充电线、说明书、保修卡和警示提醒。

也将现有的四种兼用于 Z-BiiP 的成品芯资料列如下表:其中 Plex3D 仅在本次评测期间测试过一颗,其余三种至少都各使用过三颗以上。

单看正面,其实并不太容易发现 Z-BiiP 的丰腴体形,但转至侧面即可察觉其较一般 POD 多上五至七成的厚度,但托其厚度之福,Z-BiiP 的稳定性非常高,怎么放都不容易倾倒。

纯色系的 Z-BiiP 在烤漆表面还涂有一层塑胶漆,就手时的触感带着些许滑顺,也不易沾附指纹。

正面配有硕大的 V 字输出指示灯,红、绿与蓝三色对应着 16, 14 与 11W 的输出,右下则是三颗电量指示灯。

正右侧则是相同硕大的击发键,短按三次开\关机,关机状态下长按则是切换输出功率,因为击发键面积不小,相对 Innokin 也将其设置的略为偏硬以避免误触。

USB 充电端口设置在背面,底部则有控制是否需以声音提醒的按钮。

比较要注意的是烟弹和主机的固定非常牢靠,需要从击发键另一侧自横向轻推,烟弹与主机间才会出现可供施力取下的空间。

前述提到 Z-BiiP 的理念更近似成品雾化器,仅是将雾化仓与吸嘴的部份一体化为 POD 常见的弹仓,烟弹分解后为盖子、弹仓主体、雾化芯和固定兼调节进气用的底盖。

Z-BiiP 的吸阻调节范围以 POD 来说颇大,自仅开 1/3 孔的极紧到全开的略松都ok,以让玩家视各自的喜好选择。

POD 最难避免的问题有二:导油与冷凝,Z-BiiP 则以弹仓的结构处理。

底盖和雾化芯的二段式结构绝大幅度的降低底部冷凝的产生,虽由于吸嘴处是固定式而无法拆下观察,但就实际使用的情况下,上半部亦几无烟液入口的情况,推测应是在长烟道中有其余阻隔与回收的机制。

芯子位于中间的 POD 多少都会碰到残油较低的导油问题,Innokin 在油仓两侧添加了两处斜坡,虽然减少了部份的储油量,可因此烟油可有效集中在中央,且芯子上的导油孔亦位于最低处,在这双重的考量下,也解决了这一情况。

虽说已将注油孔上移、底部添加底盖,弹仓内部仍有许多的矽胶垫片增加气密性,进一步根除任何漏油的可能。

吸嘴处可 360 度旋转,并露出覆有矽胶垫片的注油孔,此处以些许的高低差做为固定用的卡榫,需要稍微用力才能推开。

对我来说,此类一体化的结构最重要的就是清洁层面,经过实测,以清水冲洗还颇能有效去除残油,但半封闭式的情况依然难以完全除去残味,若很在意此点可使用超音波清洗器或小苏打粉搭配温水洗净。

Z-BiiP 透过弹仓最底部的环形金属部件固定成品芯,其上设有三个小孔,可在取下弹仓后以无段旋转的方式调节吸阻。

Innokin 对于成品芯所下的功夫一向颇多,本次仍维持此高标准,顶部带有一片钢网,制造时可有效约束与确保棉花及线圈的位置及接触面,同时起到回收冷凝时均匀被棉花吸收以更进一步延长使用时间之效。

Plex3D 和前辈 Plexus 相同,都系以一环呈『口』字型的瘦长钢片所组成,不同的是 Plex3D 其钢片面积又略为缩简,钢片和棉花的接触面也多了些许的刻痕,以此再次提升抓油与导油的能力,此类钢片结构提供较线圈更广的发热面积,大量堆叠的烟气自然可带来更强劲的味道,亦有助于散热;与棉花间保有足够空隙的钢片更能使吸附的烟油顺畅的传导到钢片表面,即便深吸与连续击发,此较快的导油效率亦确保棉花处经得起更长效的使用。

相信有认真看我评测文的朋友或许会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 i-Sub 或 Plexar 所使用的芯子一样是 Plex3D, 但耐久度都比 Z-BiiP 好呢?其主因在于上两者都是以积碳相对丁盐为少的丁液油为主体,因此它们的耐久度很容易就可以超过 30-35ml。

由于这篇文章可说是在 Z-BiiP 的介绍外,还集 Innokin Zenith 系列雾化芯的大成,我想能一次专心看到这的朋友应该不多,所以就把常看到的文末感移至最顶了。

进入我最喜欢的复制贴上时间,由于 CoolFire Kit 也是我的日常爱用机,所以老实说我并未在 Z-BiiP 上使用过另外三种芯子,仅将当时 CoolFire 评测文中感想带过来:Plexus Coil 配合可调压的 CoolFire, 更是将它的强项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又兼容上述各式浓度与调性的烟油,从香气到满足瘾头,它都给了我良好的体验,亦不讳言,介绍给抽着不同浓度纸烟的朋友时,几乎每位都是均一的好评。

1.6Ω所兼容的油品较为局限,我比较习惯使用 6MG 或 48NS 这两款,只是 6MG 的浓度仍让我显得有些偏淡,不过其着重的面向在于层次上的表现,配合高层次的油种真的是可圈可点,此类抽丝剥茧的强项还是它无法取代之处,较可惜的是现今的盐油我觉得在这点的发挥还是略显不足。

0.8Ω则是均衡的落在两者中间,表现四平八稳,颇适合还在抓取自己甜蜜点的玩家,相对就难满足像我这类喜好专精的玩家。

以上即为本次的 Innokin Z-BiiP Kit, 希望能让大家了解它的特色,也谢谢各位朋友的支持。

weinxin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